据赞佩蒂介绍,水泥厂循环水违法处理,工厂排污处理效率低下,污水、油污和垃圾的非法倾倒是造成意大利海岸污染的主要原因,而目前25%的地区还没有足够的污水处理系统。
狠抓中央专项巡视整改落实,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,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成功召开部直属机关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,集中开展强作风、严纪律、作表率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,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。完善环境标准和技术政策体系,开展环保标准第三方评估,完善标准管理机制。
2015年,全国化学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预计分别同比下降3%、3%、5%、9%以上。推动战略和规划环评落地,深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改革,完善环评标准导则体系。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定期遥感监测,加强建设项目的执法监管。深入开展新《环境保护法》实施年活动,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。全国环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,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,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,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一是全力推进污染治理,环境质量有所改善。
进一步加强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,提高投资保障水平,强化科技支撑,广泛开展宣传教育,积极开展国际合作。陈吉宁指出,2016年是确定十三五环境保护顶层设计的一年,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,环保工作任务艰巨。市环保局最新通报显示,2015年,北京市PM2.5年均浓度80.6微克/立方米,较2014年下降6.2%。
时日久制定2030年远期治理规划至于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何时能够达标,专家将希望寄托在2030年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省份,自2011年8月试点启动以来,排污权交易量逐年上升。2015年全年,内蒙古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稳步推进,有关企业共购买二氧化硫排污权指标43815吨、氮氧化物50798吨、化学需氧量31.34吨、氨氮1.64吨,全年成交金额达9520.67万元。截至目前,成功进行排污权交易的企业累计已达477家,交易总额逾1.8亿元。
据介绍,排污权交易主要是以市场手段优化环境资源配置,使环境资源的无偿占用变为有偿使用,充分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。从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获悉,2015年内蒙古共有70家企业成功进行了排污权交易,交易金额逾9000万元。
目前,我国已有江苏、浙江、广东等多个省份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在1月6日举办的贵州省环保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,贵州省环保厅明确提出将为这些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,对涉及的牵头和协作事项将积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。涉及煤矿废水治理、重金属治理、工业渣场建设、医疗废物处置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、产业园区污水处理、燃煤锅炉和黄标车淘汰等19个类别。贵州省政府也要求相关部门拓宽融资渠道、督促企业自觉落实治污责任,推进环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。
具体将分布到贵州省9个市、州和贵安新区,其中遵义市以384个项目位列第一,贵安新区也将建成2个环保新项目。贵州省近日宣布,将在2016至2017年,投入267亿元建设2357个环保项目,并为所有环境保护项目在行政审批等环节开设绿色通道,确保项目如期完成。记者从贵州省环保厅了解到,此次计划安排的环保建设项目共2357个,投资估算267亿元贵州省近日宣布,将在2016至2017年,投入267亿元建设2357个环保项目,并为所有环境保护项目在行政审批等环节开设绿色通道,确保项目如期完成。
贵州省政府也要求相关部门拓宽融资渠道、督促企业自觉落实治污责任,推进环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。涉及煤矿废水治理、重金属治理、工业渣场建设、医疗废物处置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、产业园区污水处理、燃煤锅炉和黄标车淘汰等19个类别。
在1月6日举办的贵州省环保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,贵州省环保厅明确提出将为这些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,对涉及的牵头和协作事项将积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。记者从贵州省环保厅了解到,此次计划安排的环保建设项目共2357个,投资估算267亿元。
具体将分布到贵州省9个市、州和贵安新区,其中遵义市以384个项目位列第一,贵安新区也将建成2个环保新项目2014年空气质量最差的十个城市中有8个在河北省,其中PM2.5污染已成为当地首要污染物;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,属严重缺水地区;河北省长期超采地下水,导致的地面沉降范围不断扩大,主要河流长期断流,重要湿地逐步萎缩;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%,永定河、滦河、大清河等部分河段水质呈V劣V类定生态环保红线解决心肺之患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,《规划》要求,到2020年,京津冀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,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3%;到2020年,京津冀地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96亿立方米,地下水超采退减率达到75%以上。除了一体化之外,体制机制创新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。既要一盘棋又要担负各自责任京津冀要想实现《规划》,只有坚持一盘棋的思想,才能破解制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。农经司副司长方言指出,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方向是建立区域间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,通过搭建区域生态协商平台建立市场化补偿模式。据监测,2014年,长三角地区的PM2.5年均浓度为60微克/立方米,珠三角地区42微克/立方米。
这也意味着,到2020年,京津冀地区PM2.5浓度水平将达到当前长三角地区的水平,雾霾污染大幅下降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《规划》首次规定了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红线,给出了具体的浓度限值,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.5浓度将控制在73微克/立方米,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,京津冀地区PM2.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%左右,控制在64微克/立方米左右。
到2030年左右,北京PM2.5年均浓度应该能达到35微克/立方米的国家标准值。方力说,2015年北京燃煤总量为1200万吨,其中包括300万至400万吨散煤。
同时他也表示,由于京津冀三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、产业结构、环境管理水平等都存在较大差异,因此要实现该规划目标,三省市要共同担负起各自责任。他说,北京目前正在制定到2030年的大气治理远期规划,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制定完成。
此外,要通过监测系统建设完善考核评价制度,让生态环境任务一步步落到实处。向雾霾说不已经不是一个市、一个省的问题,而需要各地协同作战。其中北京、杭州、广州、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;石家庄、南京首要污染来源是燃煤;天津、上海、宁波首要污染来源分别是扬尘、流动源、工业生产。据统计,2014年,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的11.3%,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.6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,其中河北省高达88.6%。
《规划》指出,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,大气污染、水污染最严重,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。尤其是采暖季,无论北京还是整个京津冀地区,污染主要体现燃煤特性。
京津冀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空气质量到2017年,京津冀地区PM2.5年均浓度应控制在73微克/立方米左右;到2020年,京津冀地区PM2.5年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/立方米左右。空气达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需要付出更大努力。
这些散烧煤没有经过任何处理,烟气直排,对大气污染严重。为了遏制煤炭的消耗,实现PM2.5年均浓度控制的目标,《规划》不仅规定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环保的红线,还设定了资源消耗的上限。
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表示,《规划》提出的PM2.5年均浓度目标,是国家提出的新路线图,是给京津冀区域划定的红线。在限制煤炭消费量的同时,《规划》还强调了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,规定2017年年底前,京津塘电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占电力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5%,北京市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10%以下。据《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最近一段时期,北方不少地区难见蓝天,空气污染已成人们的心肺之患。提高环保、能耗、安全、质量等标准,倒闭区域产业转型升级。
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说,从整个京津冀区域层面看,主要污染源肯定是燃煤。《规划》要求,2015年至2020年,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增速,其中煤炭消费总量继续实现负增长。
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了《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(简称《规划》)。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巡视员赵鹏高说:生态建设一体化,需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,考虑区域的差异性和功能性,明确不同生态空间单元的功能,按照区域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的需要总体谋划政策措施。
实际上,具体目标的制定也伴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进一步调整。资源消耗上限2015年至2020年,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增速,其中煤炭消费总量继续实现负增长。